top of page

認識老年憂鬱症

作者:阮聖立 EAP專案管理師/諮商心理師

「有沒有觀察到家中長輩總是悶悶不樂,或是足不出戶將自己關在房間裡」或是「長輩常常抱怨身體哪邊不舒服,但什麼檢查都做了,卻查不出什麼原因」,這時可能要留意家中長輩有沒有罹患老年憂鬱症。

  依國際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4%就稱為「高齡社會」,根據我國主計處公布的統計資料中,至2019年6月底我國老年人口達35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比率達14.9%,也就是說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未來更會邁向超高齡社會。因此老人的身心狀況和照顧已經是無可避免的議題,其中在老人心理狀況方面,老人憂鬱症是需要特別去留意的,老年人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比較會關注身體病痛的狀況,患有憂鬱症的老年人可能會否認自己有憂鬱的情緒,即使客觀上可以看到明顯的情緒反應,但有些老人仍然會否認自己情緒有所變化,因此老人的憂鬱症常會因和老人失智或是老化的症狀相似而延誤了就醫治療,憂鬱症如沒有治療有很高的機率會有失智或是自殺的風險,往往需要付出很多的社會成本,所以對於老人憂鬱症的認識和預防是件很重要的課題。

108年10月_Cristian_Newman_on_Unsplash.

(Photo by Cristian Newman on Unsplash)

  老人憂鬱症可能會有的症狀和行為表現:

  1. 一般憂鬱症症狀,例如:情緒低落、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失眠或嗜睡、食慾差或暴飲暴食、懶散、易累、自尊心差、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死亡及自殺念頭等。

  2. 身體不適的症狀,例如:頭暈、頭痛、關節酸痛等。有些會有非典型的表現例如:不明顯的憂鬱情緒、易怒、抱怨記憶變差、身體不適、慢性疼痛、慮病等現象。

 

  從老人憂鬱症的症狀中,可以觀察到很多症狀同時也可能是老化或是其他疾病所造成。老年人常見的身體疾病,特別是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也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身體疾病可能經由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腦部功能,而造成憂鬱症狀的表現。同時,老年人可能服用多種藥物,產生副作因而改變憂鬱的症狀。因此,常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發生憂鬱症時就不易被診斷出來。故比較容易辨識出老人憂鬱的症狀會是在失去社交的興趣、無望感、和自殺意念等特徵。

108年10月_Jude Beck on Unsplash.jpg

(Photo by Jude Beck on Unsplash)

  只要家中有長輩罹患憂鬱症,會影響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且患病後的照顧可能會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故面對憂鬱症最好的方式是預防重於治療,即使無法預防,也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避免長輩憂鬱的狀況變嚴重。如你對於家中長輩的狀況有些疑慮,但又不知道如何做初步的評估,可以使用在下面連結所提供的量表,此量表為老人憂鬱量表(GDS),可以在線上做簡單的檢測,但要留意如有任何疑慮還是要趕快就醫,由精神科醫師做診斷,切勿只憑著線上測驗的結果就來斷定長輩是否有憂鬱症。

  此外,也可善用員工協助方案的資源,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心理諮詢服務,適時地引進專業的資源來協助自己,能更快或是更有效率地面對適應上的問題。

bottom of page